|
|
"早"已不是优势 |
日期:2003-09-13 |
来源:《中国农业市场》 |
作者:乃洲 |
|
前些年,种植反季节瓜果蔬菜,曾是各地农民作为调整产业结构,提高种植效益的首选,目的是赶个"早",早上市场价格高多赚钱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一味"赶早"的农产品已渐渐失去优势,市场频频亮红灯,众多"赶早"农户开始叫苦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?不外两个原因。一方面,农民们得知"赶早"能赚钱,便一哄而上争先恐后地种植某个农产品,结果是因为大量上市,虽"早"却失去了"物以稀为贵"的作用,导致价格大跌,收入减少。比如刚开始大棚蔬菜上市,冬天的韭菜、茄子价格特高,每千克5~6元钱甚至更高,菜农自然易赚钱。可现在,早市上的这类菜每千克也只卖了元钱左右,就是因为数量太多。
另一个方面,从目前来看,"赶早"种植的瓜果蔬菜农产品普遍存在甜度低、风味差等致命缺点。前几年由于种的少,购买者大多作为礼品送人,口感好坏不太讲究。但随着早熟瓜果大量上市,吃的人也多,人们很快发现早熟瓜果口味差,便渐渐失去了兴趣。比如,近几年有些瓜农果农,为了争市场,从外地引进所谓良种瓜果,甚至从外国引进"洋种":洋西瓜、洋梨、洋桃等。结果这些带"洋"的水果上市,人们总感到不如"土"品种好吃,自然就无人问津,市场也不能打开。
根据上面的原因分析,在当今,农民种植农产品已不必一味地以产品上市早晚为主要指标,首先考虑的应是农产品的质量如何,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如何,来选择最适合种植的品种;其次是农产品上市时间的问题,要掌握该农产品一年的市场销售情况,购种时要问清种子当年的销售量和具体上市时间,据此判断该种什么,什么时间种,能否卖好价钱。 |
|
|
|
|